中国麦当劳属于中粮吗?
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了,应该这样看: 麦当劳进入中国市场有三个阶段(以开店时间为起点): 第一阶段是90年代,1990年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店,隶属于中粮集团下属的金禾公司旗下。金禾的总部大楼还在呢,位于北京西单大悦城那边。那个时候的麦当劳很牛逼啊,服务员全是制服丝袜高跟鞋,而且店员会教你怎么吃麦当当,比如怎么拿勺子吃汉堡。
第二阶段是2003年开始,属于百胜餐饮集团旗下,品牌归属百胜中国,就是现在肯德基、必胜客母公司。这个时候的麦当劳开始大众化,装修更舒服了,服务也一般了,价格也开始走下坡路了;同时因为百胜集团的运营能力很强,所以这时候的麦当劳发展很快,门店数量暴增。
第三阶段是2015年开始,由华润资本和腾讯投资组建的中粮麦当劳(CMCC)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并运营。为什么是中粮和腾讯?原因蛮搞笑的,因为之前百胜跟阿里巴巴合作过,所以百胜集团就认为阿里跟麦当劳非常有缘分,于是就把阿里的投资引入到百胜中国的超级市场项目中,也就是马云投资了现在的麦当劳。不过,这个项目最终没有成功,百胜集团把阿里投资的600家店卖给亚马逊(当然这是后话了)。
那为什么又和中粮合作了呢?其实这也是一个历史巧合而已。因为当时准备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包括京东、联想等,但最终只有中粮答应了加盟,所以也就有了现在的CMCC。从2015年到目前,新开的麦当劳都是CMCC旗下的。
从股权的角度来看,中粮仅仅持有麦当劳中国公司32%的股份,属于名副其实的小股东。虽然中粮拥有麦当劳中国的控股权,但是其取得控股权的方式并非通过大量的股权收购来实现,而是通过可转换优先股而获得。“可转换优先股”是相对普通股而言的,与普通股相比,在股息、红利的分配以及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表决权,甚至在剩余财产分配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同时可转换优先股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可以转换成普通股,兼具了债券和股票的特点。中粮购买可转换优先股成为控股股东,有利于其在财务等方面掌握更大的话语权,而且在转换完成后还将继续控制中国麦当劳。
虽然中粮成为麦当劳中国的控股股东,但麦当劳总部还是掌握着餐饮运营、品牌以及供应链等诸多核心资产。所以从实质角度来看,麦当劳中国仍然属于“名实不符”的本土化企业。在麦当劳的全球布局中,中国市场拥有最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其在中国的门店数量和收入增速都相当可观。对于麦当劳总部而言,很难将自己在全球意义内的第二大市场拱手相让。中粮收购麦当劳中国的交易,麦当劳总部一方面可以“名正言顺”地表示中国业务的本土化,另一方面可以继续控制中国业务的实质。中粮在入股麦当劳中国之后,其品牌和商业模式将无变化,管理团队和人员也将维持稳定。
总之,中粮入股麦当劳中国,是基于双方的互惠互利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而开展的,该交易对双方来讲属于一桩双赢的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