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会影响中国的产出?

寿沛珠寿沛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人口。中国目前每年大概净增1300万人左右,这多出来的人口在平均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会在短期内明显降低GDP的增长速度;如果考虑到这部分新增人口中有一部分是低生产率的人群(如未成年人),那么对中国经济增速的负面影响会更显著。 然而人口增长并不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

首先,从短期来看,随着教育水平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预期寿命持续增高,婴儿死亡率不断下降,只要保持一定的人口增长率,人均GDP的增长并没有上限;其次,中国目前的生育率已经低于更替水平,而且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我们很有可能在未来看到鼓励生育的政策出台(尽管可能性不大)。人口增长虽然会提升总需求,但边际消费倾向却会随着收入增加而降低,政策上很难起到刺激效果。所以,只要保持一定的生育率,从长期来看,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

2、政府支出。中国政府的预算内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17%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68%、日本50%)甚至是发展中国家(墨西哥48%)的水平。这意味着还有很大空间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

理论上讲,政府的支出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如国防安全,无论私人企业还是个人都不愿意提供这种产品和服务,此时政府就必须通过税收来获得资源;第二类是完全的准公共品,这时市场的失灵主要是因为信息的不完全和外部性的存在,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征税来激励市场和个体的行为从而达成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第三类是混合品种,既包含私人物品又包含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此时政府和市场都不能独立有效配置资源,需要相互配合来完成资源的合理分配;第四类是税和费,是一种以补偿成本为原则的收取方式,本质上也是一种收费,只不过这种收费是以税收的形式出现罢了。 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扩大财政赤字来刺激需求,因此有必要适当提高税收比例,特别是消费和投资的相关税种,同时减少收费项目的征收。

3、公共投资。公共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科教文卫等领域的投资。这些项目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规模报酬递增且具有外部性。

从国际经验来看,应对金融危机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事实证明这也最有效。中国是世界上基础设施最为完备的国家之一,公路、铁路、桥梁等密度都排在世界前列,但是相对欧美国家,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仍显不足,因此仍有很大的建设空间;中国的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的投入也远远不及其他国家。所以,通过加大公共投资能够有效地激发宏观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戴竞月戴竞月优质答主

一、全球金融波动

发达经济体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全球增长放慢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滑,正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新兴市场经济体产生不利影响。过去三个月,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出现了显著的压力迹象,外汇储备减少,信贷条件收紧,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减缓,国内金融市场也出现大幅波动。这种全球性的动荡短期内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二、增长再平衡

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但出口、特别是投资增长已经大幅放缓。随着经济增长日益以消费为主导,经济再平衡取得显著进展,经济增长模式正在朝着新的增长动力进行转换。这一转型是良性的,但同时伴随增长速度的放缓。虽然增长放缓已经反映在数据中,但有些负面影响仍然在积累,如产能过剩和企业负债增加等。如果要实施更深层次的改革,短期内的减速恐怕不可避免。

三、信贷与企业债务

迄今为止,金融部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实体经济。尽管近期有所放缓,但信贷增速仍然过快,尤其是以表外放款为主的影子银行业的快速增长尤其值得警惕。国有企业债务也不断增加,其增速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了私营企业。虽然中国的决策者对此早已有所认识并正开始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控制,但是,要改变这种速度是需要时间的,近期有可能出现一些局部压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