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怎么追赶?

龚君宜龚君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座各位都是学半导体器件的,那我问你们一个问题啊!什么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不是指IC) 简单说嘛就是一堆电路堆在一起然后通过导线相连,但这样做的代价是导线的电阻会占有相当一大块的比例(因为长度增加一倍,阻值大概要翻倍,也就是75%的损耗),同时这样做也会产生热,对于散热是一个考验。并且这样做,电路的延迟是按阵列来计算的,如果是乘法器或者加法器还好,延迟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说是数字信号处理的话那就得算算延时长短了,毕竟一个门电路延时时间等于它开关次数除以二(因为一次打开一次关闭),几级门电路那就是几次去掉,加到一起就是总延时,而传统IC就是这样一个个门电路排列组合起来的,所以延时很难控制。另外这样的集成电路制造难度非常大,而且对制程非常敏感,哪怕只是多了一丁点杂质就会导致全部报废,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可以卡我们芯片脖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我们工业化水平不如他们,制程很难控制,而欧洲日本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只不过没他们这么严重罢了。所以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芯片架构,这种新的芯片架构必须是符合我们的工业基础的,而不是像Intel那样纯靠钱砸出产业链。

而我们目前最好的芯片架构就是ARM,而且是基于RISC的ARM,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芯片设计主要靠的是CPU和算法,至于硬件那部分其实我们是不行的(至少是落后很多的),而ARM处理器正好解决了我们的难题,ARM处理器不用深彻制程就能有很好的性能(因为IP比较丰富且经过多年优化)并且由英国公司掌控着绝大部分专利,美国虽然也有专利但是很少而且大部分是软专利也就是建议性专利,不具有强制约束力,所以ARM处理器是我们现阶段最好的选择。

然而ARM也解决不了我们的所有问题,特别是高端处理器,比方说GPU或者是AI处理器,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研发和创新,当然这些研发创新不能没有基础,而好的架构其实就是芯片设计的半壁江山,剩下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摸索了,当然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经验,但是这必然要花上很多年的时间,而与此同时人家的技术又更新了,这就很尴尬了。

卢品璋卢品璋优质答主

芯片研发和软件有相同之处,有复杂度,也有层次。芯片领域国内高校有很多都在做,比如清华、复旦、交大、中科院,企业有华为海思、中兴微、展讯等。在先进制程无法追赶的条件下,可以走一下别的路子,比如用3D堆叠技术来补足。

从技术挑战和人才培养来讲,软件可能更简单。软件可以模块化、分层次,A公司做底层,B公司做上层。芯片也是可以进行拆分做,但整体性要求更强,要对整体技术非常了解才行,任何一个部分做不好都不行。所以做芯片的门槛比做软件的门槛高。

现在互联网和芯片界的交流并不多。互联网公司大部分使用的是通用芯片。通用芯片是基础型、根技术,而专用芯片则对具体技术领域的理解要求非常高,互联网公司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积累。我觉得,互联网界和芯片界要多交流,互联网公司也应该参与支持一些芯片研究,包括芯片的定制和云上部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