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救市总共多少亿?
我做过一个估算,具体数目可能不太准确了 2015年股灾中,国家一共出手救市4次。第一次是4月19日,央行降息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是6月15日,央行继续降息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三次是8月26日,央行降息;第四次是9月21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本次只算降准部分)。 在这四次行动中,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基础货币83.66亿元,其中包含79.5亿元的短期流动性置换、3.46万元的逆回购和4亿的央票到期,其余均为人民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认购的国债。 但是由于此次股市下跌,大量的非银金融机构也被深度套牢,为了维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国家信用,除了央行投放的83.66万外,国务院还先后安排了两笔专项再贷款,总额度不超过2500亿元,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负责执行;同时,还有一项未披露规模的信贷额度,用于解决金融机构的坏账问题,这部分资金可能来源于发行特别国债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方式。(详见《“救市”总投入约3万亿!》) 我当时按照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差额,即金融机构在央行手中持有的现金和存款之间的差距估算,仅2015年两次降准就释放了9.6 万亿元流动性的资金,加上其他政策的激励,估计整体流动性将超过10万亿元。
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积极。财政政策方面有补贴和企业退税,货币政策方面则有降息和降准等。为应对危机,我国政府大约动了6万亿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来源包括:企业退税1.5亿元;增加地方政府赤字,发行地方债8000亿元;中央财政拿出的7500亿元,主要用来向银行贷款,然后给企业补利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规模2.64亿元;央行降低准备金率,释放银行体系流动性1.75亿元。
2013年至今的这轮超级大牛市,政府救市总额超过63371.63亿元,而且这种资金还在不断涌入A股市场,从6月30日救市开始,在20天左右的时间里面,中国救市资金将近4000亿。目前国家队救市资金高达7000亿元。而从救市资金明细清单可以看出,6月15日行情急转直下之后,汇金就曾两次出手增持四大行股票。
20日汇金发布公告称,已于6月18日对四大行实施了场内增持,并称汇金公司拟在今后6个月内根据市场情况,选择合适时机,继续通过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方式增持。25日汇金再度公告称,已于24日再次买入四大行的股票,未来6个月内也将继续增持。但是汇金公司在这两次增持中实际投入了多少资金并不为外人所知,汇金投资公司投资金额为524.5亿元。
17日-26日,证金公司曾向21家机构提供2600亿元的信用额度,用于投资蓝筹股ETF。这21家机构中的12家公募基金分别于27日、29日发布公告,表示所申购的蓝筹ETF的场内份额已经获准全额借入和购入,所涉及的ETF规模合计453.57亿份。而在这之后,又有一些公告表示申购行为还在进行中,也有机构表示,除了申购蓝筹ETF外,还会采取其他形式来购买股票。
27日-30日,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4家券商公告设立规模共计1200亿元的增持股票资管计划,4家券商自营出资不高于20%,其余部分由银行理财计划优先级和券商资管计划的次级构成。4家券商的增持范围是根据上证所、深交所及中证协确定的相关名单购买和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据《第一财经日报》此前从业内获悉,该名单以指数成份股为主,也包括部分高成长性、高分红、低估值的蓝筹代表。
29日,上证综指收于3400点以下,4家券商决定继续买入,且在5日内将继续买入。30日,上证综指收于3540点,据业内测算,上述1200亿元资金或已基本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