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中国是中国的吗?
红杉在中国发展多年,有非常清晰的战略。 首先,2012年之前主要关注通用设备、电气系统、电梯等细分领域,投资了方太厨具、雅马哈乐器、金宝汤、海欣食品、中策橡胶等多个项目;
其次,12年开始向消费领域渗透,投资了一号店、淘票网、丁香园、美丽说、蘑菇街;
13-14年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投资了陌陌、58同城、唯品会、滴滴出行、摩拜单车,以及社交电商拼多多;
16年后进入金融科技领域,先后投资了融信科技、乐信金融、微贷网络,并成功收购优信金融;同时17年前后开始向医疗产业延伸,相继投资了华康生物、贝瑞和康、诺辉医药;
今年又参与了海吉亚医疗的D轮融资。 从红杉的投资领域来看,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但主要重点还是在TMT领域。之所以选择这些赛道,一方面是受到美国母基金投资方向的影响(如1998年软银对新浪的融资导致互联网行业的爆发),另一方面则是由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所导向(具体可参考朱云来先生写的《下一个十年》),第三则是因为这些领域的创业者往往更“懂”资本市场的规则,更容易将企业做上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红杉的选择跟市场导向有很大关系。
当然,作为全球性投资机构,红杉必然会有着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以它前不久完成的C轮4亿美元融资为例,虽然主要交割在境内完成,但是投资方却包含了两家境外机构——香港联博和新加坡GIC。所以,尽管红杉是按着中美双核的战略进行布局,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可能更多还是以美元基金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