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治理污染?

蒙恩师蒙恩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先说一下环保部,这个部门的成立可以说对中国环保事业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之前的环保局属于发改委下属的副部级单位(当然比国税总局还低),这样的机构设置可以说是严重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因为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之一,环保局在制定和执行环保政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很多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济因素(毕竟经济发展了才会有钱搞环保嘛)。在这种情况下环保工作就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制约。

而目前的环保部则是直接隶属于国务院的正部级单位,直接向国务院负责。这样环保部在执行环保政策的时候就不用再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感受(虽然要顾及但是没必要考虑那么多),可以一心一意的做好环保工作就可以了(毕竟上面有国务院顶着,可以大胆的执行政策不会担心地方政府“找后账”)。这一点从最近几年环保部的力度可以看出来(尤其是在水污染方面的监管和执法)。

2、再说一下环境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制定了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在内的多部环境法律。但是这些法律大多都过于粗放,对于具体行为的规定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这也是导致目前环保工作难以开展的现实原因之一。以水污染防治为例,目前国家出台了《水污染防治法》,但是这一部法律只能管到国控重点水域和国控城市。至于其他各地的水污染问题该如何监管呢?目前没有相应的一瓶水来监管。也就是说对水污染的监管缺乏具体的行为准则和法律依据。实践中很多企业违规排放污水甚至直排饮用水源,处罚起来没有依据就只能批评教育。

3、最后说一下环保队伍。这里主要指的是监测人员。目前我国环境监测体系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但是仍然存在人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监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据国家环保部统计全国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才仅有9000多人,而全国共有近7000家环境监测机构(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1]。

阳东峻阳东峻优质答主

我国环境污染依然较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处于高位,环境风险日益凸显。一些区域和流域产业结构、布局和开发建设仍不合理,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环境质量达不到要求,有的甚至呈恶化趋势。环境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处理处置能力和水平较低。一些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仍然突出,偷排漏排、规避监管等时有发生。解决环境保护这一短板,必须付出比发达国家大得多的努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提出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这表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使我们对“绿色发展”这个重大判断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必须充分认识“绿色发展”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