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油田?
首先,我们确实有一些油田因为开发不足而导致停产了。 例如南岭盆地,在1973年到1983年间发现了大量油田,但因为当时国家经济发展以钢铁、矿山等重工业为主,对于石油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因此对南岭盆地的石油产业就没有那么重视,产能逐渐跟不上需求,导致油价飞涨,给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打击(这一波涨价也被称为“两伊革命”)。
后来为了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开始大力开发渤海湾油田和珠江口盆地,终于使得中国原油产量猛增,解决了产能不足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更加依赖国外石油,对外国市场的依存度越来越高。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和各种替代能源产业的兴起,中国的原油进口依赖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尤其是俄罗斯作为战略伙伴不断增产原油,向美国示好;沙特阿拉伯加大了中国市场石油的供应量,而且大幅降价;委内瑞拉向中国提供了廉价原油等等。
虽然看起来我们的原油进口依赖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实际上这种依赖仍然十分脆弱——国际形势的一丝风吹草动都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影响! 那为什么我们国家不能像美国一样通过页岩油开采技术自产原油呢?
第一是因为地理条件限制。美国页岩气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怀俄明州和北达科他州以及西南部的德克萨斯州,之所以能成功开采主要是因为这几处都靠近西部大平原,地层构造简单,容易开采;而中国大部分页岩气都分布在东部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等地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还受到湖泊等天然屏障的影响,很难进行大规模开采。
第二是经济技术原因。美国页岩气主要位于二叠纪盆地,这里的页岩油气密度较高,储量丰富,开采成本相对较低;而我国的页岩气多分布于海相沉积地层中,富集程度低,开采难度高,所需成本自然也高。
第三是中国目前缺乏成熟的页岩气开采装备和技术。在美国,一个大型的页岩气田开采所需要的设备只有两三台,而在我国往往需要上百台甚至更多;由于国内页岩气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还不成熟,很多关键设备都需要从国外购买。这无疑又提高了页岩气的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