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为什么涨?
因为中国是大国,经济体量世界第二。虽然人均GDP还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0%左右(2014年底数据),但是国民财富总额却已经超越美国。 国家强大了,股市就“应该”上涨吗? 这显然是无稽之谈。
我们不妨看看隔壁的日本。日本在经历了60年代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70年代开始滞胀,GDP增速下滑,到90年代甚至跌入了负值区域。但与此同时期的东京股市却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成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日本的财富总额没有变化甚至略有下降。一个GDP负增长的国家,居民的名义收入反而大幅增加,原因只能是物价上涨(通涨)。随着通涨的不断加剧,股民的实际收益也不断下滑(因为股价是除以3来计算的)。
95年达到顶峰的通涨水平最终打击了股民的信心,同时期亚洲各国(除台湾外)的股指都在大跌,唯独中国A股一枝独秀持续飙升,原因就是我国当时面对通涨采取的是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而世界各国为了遏制通涨纷纷采取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国的外汇储备从此大幅增长,到了03年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 而这十年的GDP增长率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股价也就上去了。 中国股市为什么涨?因为中国国力上升,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财富总额增加,这是推动股市上涨的根本动力。但这绝不意味着股市就会一直上涨。
如果GDP增长停滞,股市必然下跌;相反,如果股市出现了非理性的暴涨,同样会伤害经济发展的潜力。要保持股市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更多的资金通过市场进入企业,形成资本的有效供给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经济发展的潜力,又保证股市稳步发展。否则,就像某领导说的,中国股市就是大起大落,有泡沫。
周一市场再次出现暴涨,上证指数大涨2.34%,深证成指涨3.34%,创业板指大涨3.43%,个股方面呈现普涨行情,两市上涨家数达3800余家,涨停个股250余只,下跌个股不足500家,一片大好行情。消息面,国家多部门多方面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周一人民币汇率大涨250余点。
周一市场出现井喷行情,前期弱势的大盘蓝筹集体上涨,市场人气被全面激活,成交量迅速放大。对于近期市场,尤其是上周三之后市场连续大幅上涨,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原因驱动上涨。
第一方面,监管层持续释放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声音,证监会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周末频繁在多个场合就资本市场建设及支持经济转型进行发言,释放出积极呵护市场的态度;上周二中国证券报发表关于《A股市场整体估值较低 积极因素正在集聚》的社论文章,对市场进行降温,随后市场并没有出现调整,而是连续大涨,从侧面反映市场资金做多情绪很强,多头已经占据全面主导。
第二方面,外部环境出现阶段性缓和。上周六中美就经贸问题通话,双方就下一步经贸问题磋商工作相关安排进行讨论,受中美贸易消息影响,周一以富时A50期指为首的外围市场都出现大涨,带动周一国内A股市场高开高走。
第三方面,MSCI扩容窗口临近,根据MSCI公告,8月底将迎来年内第三次扩容,本次扩容后,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A股权重将由5%提升至20%,基于5%的初始纳入因子,此次A股扩容为MSCI带来增量资金约2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00亿元,被动资金通常在生效日前一天晚上或次日凌晨完成配置,按照MSCI以往调整经验,外资往往提前开始调仓布局,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超过280亿元,为本月第三次单周净流入超200亿元,为历史首次,市场已经提前做出反应,MSCI的增量资金也将成为上涨的助推器。
第四方面,技术面上出现连续跳空缺口,出现多头完全主导市场格局,市场赚钱效应开始扩散,场外抄底盘及解套盘蜂拥而入,指数出现连续加速上涨的态势。对于后期走势,我们认为指数短期继续上涨空间不大,尤其是金融等权重蓝筹快速大涨之后,后续将出现分化,沪指在震荡蓄势之后有望再上台阶,而市场炒作的重心也将重回科技和大消费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