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增持完成是利好吗?
在a股里,“增持”的实质含义是指大股东或者机构资金通过二级市场买入自家公司的股票以增加持股比例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会被理解为利好消息。 因为从理论上讲,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越多,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就越大,也就越能参与后续的分红和资产重组等等;同时,在公司股价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增持,还预示着公司对自身前景比较看好,后续存在上涨的可能性,从而被当做利好消息而受到市场的追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增持往往被视为利好消息,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在a股市场里有太多的公司因为增持而被深深套牢在了山顶上,所以我们在分析消息面的时候还需要再结合其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 比如18年的5月份,*ST海创发布了控股股东增持的公告(详见下图),此后又分别在2019年4月、7月和11月发布过增持公告。但是截至目前,这笔增持计划仍然还有约3.6亿股未完成,累计亏损达到了2亿元左右(数据来自同花顺iFinD系统)!因此,对于增持这个概念需要辩证看待才可以。
如果增持完成后股价仍处在低位,那么大概率还是会有二次增持甚至多次增持的动作出现。但如果增持之后股价出现大幅上涨甚至突破前期高点的话,那么增持者很可能就会出现减仓或清仓走人的动作。 所以我们综合来看,一个增持行为到底是否属于利空还是利好,还是要看增持者在增持完之后的具体操作。如果是持续性的增持动作,则大概率会是利好,反之则是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