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金强制分红?
强制分红是指当基金达到规定条件时,基金公司必须进行分红。 在大多数情况下,基金分红取决于基金公司的决策;但在特定条件下,基金公司的分红决策也必须接受司法的审查。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给基金“强制性分红”呢? 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基金出现巨额赎回 所谓“巨额赎回”,一般是指单个交易日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20%或者一个连续5个工作日赎回申请累计超过基金总份额的20%的情况。由于基金的净值一般是每天公布的,因此对投资者而言,如果购买的是开放式基金,只要持有基金的时间比较长,一般能拿到分红。但如果是“一次性买入”且买入时间正好在公布新净值的当天,就有可能遇到所谓的“巨额赎回”。对于此类情况,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基金管理人应当将基金巨额赎回的情况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并公告。在满足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基金管理人应当无条件地全额返还投资者已支付的赎回款。当然,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投资者也不至于无端损失资金,因为基金资产必须保持流动性和相应的规模,以维持正常的投资运作,为此部分基金可能采用“按比例等额分拆法”进行分红——即在保留必要的现金资产用于正常业务运营的同时,把剩余的资金全部分给投资者。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发生了“巨额赎回”,但由于是基金公司单方面决定终止申购与赎回,因此此时并不属于“单边市”,基金净值不再变化,而是按当日基金份额净值结算。
2.基金的投资组合不符合监管要求 除了基金本身的内部制约机制以外,外部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比如国内目前对公募基金投资股票的比例有一个上限(60%)的规定,如果达到了这个比例的上限,无论基金业绩多么优秀,都不能进行再投资,而必须通过分红的形式将多余的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3.基金投资失败 对于基金投资公司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投资失败。一旦出现亏损,基金就要“无中生有”,将原本就不存在的本金和收益“创造”出来,而这只能通过分红实现的。 分红不是保险箱里的“糖果”,也不是盈余的任意分配!没有高回报、高风险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