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怎么看待深圳?
作为在深沪两地都有房产的“深漂”,来浅谈一下我对这两个城市的看法吧! 首先,从经济总量来看,上海市是毫无疑问的全国第一大城市了,2017年GDP达3.43万亿元人民币,而深圳市则只有2.25万亿元。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上海的户籍人口大概是深圳的4倍多(2016年底上海户籍人口约987万,而深圳仅有414万),如果将深圳全量人口计入的话,深圳市的经济体量应该是超过上海的。
第二,再从人均GDP来看,虽然深圳市的人均GDP只有上海市的一半左右,但毕竟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没有上海那么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所以用“年轻”来形容深圳再合适不过了——1979年的时候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人口,由此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高储蓄、高投资、快速扩张。而上海则不然,作为近代中国的最高行政中心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上海既缺乏像深圳那样的“闯劲”,也少有像深圳那样被当做“实验田”的无形束缚,因此上海的发展更多体现在“质量”而非“数量”上,这从上海和杭州等城市不断飙升的房价就可以管中窥豹。当然,上海也有“廉价”的一面——比如消费水平,交通费和餐饮费比深圳都要便宜不少。
第三,说到城市面貌,也许很多人第一反应会想到高楼大厦,但事实上深圳市的高层建筑并不算很多,超过300米的大楼大概也就50余座;而上海市则是当之无愧的地标之城,400米以上的高楼就有33座,仅次于香港和北京。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城市规划的不同,作为一个缺乏天然资源的内陆城市,深圳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对土地极致的利用效率,因此建筑高度受到的限制较小;而上海则不同,自古就是江南水乡,河流湖泊众多,因此高层建筑往往需要“退台”以保留自然山水。
第四,最后是城市生活成本,由于房价和物价的差异,生活在深圳要比上海划算一些,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在深圳工作可以省下一大笔租房费用;而上海的生活成本总体而言要高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