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有几个版?
企业上市,目前只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个板块。
1. 主板市场(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a) 上市门槛最高,需要盈利,同时上市的资产规模也不能太小;
b) 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企业必须是在海外注册成立并符合相关规定的公司才能申请在港上市;
c) 目前港股市场的融资功能依然强大,每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超过A股和美股,是亚洲地区最大IPO之一。
2. 中关村概念板块(Zhongguancun Concept Market):
a) “国内版纳斯达克”;
b) 主要针对高科技企业,目前审核制度较为宽松;
c) 不能亏损上市(虽然允许存在未弥补亏损),但发行股票的数量受到一定限制。
3. 创业板(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a) 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09年设立的中国大陆第二家创业板;
b) 定位是“创新型高成长性企业”的集中地;
c) 主要服务的是具备较强成长性的创业型企业,上市的要求相对较低,但监管要求会更为严格。
我国有沪、深两家证券交易所,沪交易所主要支持规模大、收入多的大公司,其中的“中国存托凭证”板块主要支持那些已经在境外上市的科技企业(比如阿里巴巴);深交易所的“创业板”主要支持高科技企业;上交所的“科创板”主要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比高科技企业概念更宽泛)。除了交易所,我们还有新三板和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是俗称,它的官方名称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与沪、深交易所直接隶属于中国证监会。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后,企业具备转板条件的,可以申请在交易所上市。
挂牌“新三板”和登录沪、深交易所差别很大,主要体现在审核上,挂牌一般三个月内就可以审核完成;在交易所挂牌,一般要两三年。从门槛上看,上市的要求比挂牌的要求高得多。比如2020年6月2日科创板公布的最新版本的上市规则,根据企业财务情况,设置了五种标准,只要符合条件即可申报:一是预计市值超过100亿元;二是预计市值超过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三是预计市值超过40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且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之和超过1亿元;四是预计市值超过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五是预计市值超过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且三年研发投入累计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15%。而“新三板”挂牌的条件主要包括,依法设立且存续满两年;业务明确,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治理机制健全,合法规范经营;股权明晰,股票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