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怎么样?
今年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很多不明所以的人认为政府这次又要像去年一样托市了,然后各种唱多。事实上,国家这一次确实没有出手的迹象(其实去年也没出手),市场供需基本面也并没有出现显著变化。所以,钢铁价格在高位震荡后继续走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16年以前,我国钢铁行业一直处在亏损状态。当时由于环保要求不高,各地大量建设高炉,产量急剧上升,导致行业内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
2014年开始,国内开始整顿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经过几次洗牌,现在的钢铁行业的格局相对稳定。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未来的产能扩张已经受到很大的限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为 105300万吨,比上年下降0.7%;钢材表观消费量为 138490万吨,同比增长5.9%。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钢铁产能确实比较大,但钢材表观消费量增长还是比较快的。因为2014年到2016年期间,由于房地产和汽车业的发展,国内的钢铁需求还是增长的,只是这几年来的环保压力,钢铁行业不断有被淘汰的压力,所以表观消费量增幅不大,但总体还是增长的。
随着国内基建投资和汽车行业逐步复苏,今年的钢材消费量应该会进一步增加。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建筑用钢占钢材消费的比重为 55%左右,而国外大多是机械制造用钢占比大,国内建筑业的回暖肯定会刺激钢材的需求。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联盟是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共有13个成员国。该组织通过严格控制原油的增产规模,实现了会员国经济持续增长,提高了世界经济的增长率。那么,你是否看好中国的钢铁行业呢?
李素优质答主在中国钢铁工业80年的发展史上,中国钢铁工人用自己的奋斗和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并实现了从跟踪模仿到自主创新再到引领世界钢铁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正在以赶超先进行列的气势创造着新的辉煌。
从世界钢铁发展史来看,中国有责任、有能力为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从全球钢铁发展现状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产量持续跃上新台阶,2006年粗钢产量就达到4.2亿吨,超过全球钢产量的三分之一,我国钢产量已经连续十二年保持世界第一。
中国钢铁工业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推动了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取得了巨大进步,从原来的“缺钢少铁”、“全靠借钱”、“跟踪模仿”到如今“强棒大锅”、“自主创新”、“引领全球”。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经从整体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大型高炉的核心技术指标——利用系数,在宝钢、太钢、首钢等企业基本稳定在3.0以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炉长寿技术取得巨大成果,一批2000立方米级高炉超过20年炉龄还在服役;转炉溅渣护炉技术得到普遍应用;连铸技术也发展得非常成熟,连铸比已经接近100%;轧钢技术也发展得相当成熟。我国钢铁企业已经全面掌握钢铁生产常规工艺技术和装备,工艺装备指标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钢铁企业规模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技术装备跻身世界一流水平,从工艺技术到基础自动化系统、过程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化系统,具备了大型钢铁企业全覆盖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集成系统,全面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
由于技术的不断突破、工艺装备水平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改进,各工序经济技术指标大幅度改善,促进了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钢铁生铁、钢、钢材分别从上世纪80年代人均年产0.58万吨、0.37万吨、0.60万吨提高到2017年的3584吨、5117吨、4722吨,分别提高了6149倍、13881倍、7869倍;综合能耗大幅度下降,促进了节能减排指标的大幅度提升,促进了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在一些钢铁核心技术装备方面,我国已经从“跟跑者”变成了“领跑者”:目前,已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规模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包括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多功能全连轧技术、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热轧及冷轧无头轧制技术等;在大型高炉长寿、新一代可大规模工业应用的薄板坯连铸连轧、转炉复合吹炼、新一代控轧控冷等工艺技术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群相继开发成功,钢铁产品质量大幅提升,钢铁产品实物质量的国内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公认的先进质量标准和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公认实物水平的比例达到90%;铁、钢、轧全流程余热回收和无害化处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